爱德华网络世界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文萃 > 八卦杂谈 > 内容

感悟新加坡:不是中国“海外分店”但血液流淌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20-9-30 6:27:02

主要在于国民的“民族荣誉感”和“国家认同感”,比如咱们去年唱了大半年《我和我的祖国》,为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比如美国人多数人自称“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在比如说新加坡,在他们心里,他们十分骄傲自豪地认为自己是“新加坡人”。

走在新加坡的街头,看到很多华人的面孔,可是当你去跟他们问路、沟通的时候,你说中文,对方会一脸茫然的看着你,仿佛不会中文,你也不确定他们到底听没听得懂——然后,你们只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哪怕你们的胃,同样只能接受中餐。

感悟新加坡:不是中国“海外分店”但血液流淌

为什么同样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身体里流着同样的血液,同是“龙的传人”,却需要靠英语进行沟通?

感悟新加坡:不是中国“海外分店”但血液流淌

在马来西亚联邦时期,李光耀和马来西亚各邦之间最大的矛盾在于:各邦希望马来西亚是“马来人的联邦”,而李光耀希望马来西亚是“马来西亚人的联邦”。

马来人,是久居马来西亚的一个“多数民族”,类似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多数民族”是汉族。在整个马来西亚的版图里,马来人占大多数,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华人、印度人以及一些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土著居民,从这个角度来说,英国留学出身名校的李光耀明显格局要更胜一筹。

感悟新加坡:不是中国“海外分店”但血液流淌

打个简单的比方:辛亥时期,一开始打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口号乍一听很热血,但是不能仔细琢磨:驱除鞑虏,谁是鞑虏?满清人、蒙古人、新疆人这些少数民族,如果这样的话,那满清皇上就可以这样说:我是鞑虏?那行啊,不跟你们玩儿了,我回家可以吧?山海关以外是我的地盘,我还回东北可以吗?蒙古人也有话说啊!我也是鞑虏?那我回我们家了,内蒙、这一大块地方本来就是人家自己家。于是乎,新疆、、青海......所以导师孙中山还是有格局的,马上感觉出了问题:咱们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了,再这么恢复咱们中国四分五裂了就!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中华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古、、青海”,“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古、,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自行定之。参议院会议时,每参议员有一表决权。”

所以李光耀的“马来西亚人的联邦”,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咱们多民族联合起来,共同治理、完善这个国家,都是这个国家的主人。

新加坡被“踢”出马来西亚联邦以后,李光耀治国的第一大方针,便是“平等”:新加坡公民以种族区分的线%左右,其余的还有土著居民、欧亚裔、混血等。其中,华人多数为中国福建、广东和海南来的,四成是闽南人,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莆田人、上海人;宗教也极其复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教和印度教;语言自然不必说,华人说国语,不是普通话,而是闽南语、粤语、客家方言等,马来人说马来语,印度人说泰米尔语。

所以,建国之初的新加坡,华人是“多数民族”,华语是“社会主流语言”,但是李光耀决心打造的是“新加坡人的新加坡”,而不是“华人的新加坡”!

新加坡的国语令跌眼镜:马来语。对外的官方语言则是英语,而说的最多的、比例最大的华语,被降到和印度泰米尔语一个档次,属于“少数民族语言”。

李光耀这样做是有目的:第一,新加坡周围环伺着马来人的国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而且虽然独立但新加坡资源匮乏,淡水都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所以官方语言为马来语,等于和周围的邻居们“示好”,也有助于交流;另一方面则源于“历史的教训”,一个多民族国家要想稳定,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便是压制“多数民族”,而新加坡的“多数民族”便是说着华语的华人。

感悟新加坡:不是中国“海外分店”但血液流淌

名校南洋理工大学的前身“南洋大学”,便是一段有关华人中国情结的历史。新加坡南洋大学是历史上第一所海外华学,从创办到关闭仅有短短的20多年时间,建校的初衷,便是海外的华人,迫切想学习中国的文化,延续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血脉。当时的整个东南亚的华人踊跃捐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筹资2000多万新币,创立了“南洋大学”,即使不被政府所承认学历,也坚定招生,延续中华文化血脉!然后因为历史原因,正是在新加坡建国以后的李光耀执政时期,因为意识形态问题,南洋大学和新加坡政府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对立,政府于1980年,彻底关闭了南洋大学,“文化血脉”尘封于历史之中。

几十年的思想意识形态塑造,现在的新加坡年轻人,尤其是华裔,已经对自己“新加坡人”高度认同,而他们虽然骨子里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他们早已不像陈嘉庚先生一样,有着“故国情怀”了。

在新加坡提到李光耀,无论是上层社会精英,还是普通老百姓,无一不竖起大拇指:李光耀,塑造了这个国家,让我们从一穷二白的弹丸之地,一路走到了今天。

感悟新加坡:不是中国“海外分店”但血液流淌

在这个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通常伴随高房价。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在为买房子伤脑筋,而新加坡人的房屋拥有率高达90%左右,这便是李光耀实施的“组屋制度”,让新加坡人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所谓“组屋”,是新加坡政府为普通家庭所建造的公共住房,全国约82%的新加坡人口住在组屋里,全国有20多个组屋区,这些组屋区配套设施齐全,附近通常设有公共泳池、图书馆、购物商场、学校、幼儿园等配套。

感悟新加坡:不是中国“海外分店”但血液流淌

在组屋制度实施之初,便宜程度令人瞠目结舌:大约在8000新币左右。嗯,那个时候,咱们国家还没商品房的概念,单位还在分房子。

现在组屋的价格呢?在新加坡坐“鸭子船”的时候,讲解员介绍:新加坡现在人均收入是在6000新币左右,这差不多是组屋价格的一平米还多一些,当然好的地段组屋贵一些,离市区远的组屋便宜些,所以他们如果是好好工作、努力奋斗的话,一个家庭是完全买的起组屋的。

当然,想住海景房的话,想住高档社区的话,还是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但是“居者有其屋”也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是,组屋制度也体现着李光耀的思想:一个社区的组屋,购买也需要按人口比例来,华人只能买75%,13%卖给马来人,印度人可以买9%,如果这个比例的套数卖完了,你还想买的话,对不起,您去别的小区看看吧,我们小区有空房也不能卖你。

无论哪个种族的人民,从小就混居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上幼儿园、小学、中学,著名的新加坡大食堂“大食代”里,也是海南鸡饭、广式蒸点、香港叉烧饭、印尼烤鸡饭、印度咖喱饭、马来西亚炸鸡饭、日本餐、韩国餐......应有尽有,大家说着英语和马来语,共同为了“新加坡”这个国家而奋斗,几代人长此以往,才把自己的国家,建立成现在的样子——全球金融中心,多民族相对和谐共存,居者有其屋、社会福利完善但是人民却勤于努力工作,国家凝聚力相对较强。

当然,新加坡有新加坡自身的问题:比如和中国的关系,多年来其实并不是很好;比如出生率持续走低、老龄化、移民等问题;比如,多年来致力于新加坡的国家认同感,而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全方面的忽视问题。但是呢,从“一个国家如何建立”这个角度而言,李光耀的确用了正确的方法来建设这个国家,全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认同,国家对人民的负责,从这个角度而言,新加坡是成功的。

一是人民对李光耀的认可,“人中龙凤”李光耀也用实际行动回报了人民对他的信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新加坡的75%的人口,是中国人,是那些广东、福建、广西、海南这些地方的穷苦人,他们因为生活太困难而下南洋,他们身上有着中华民族“勤劳、努力、奋斗”的优良品质,他们身上保留着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温良恭俭让、忠孝礼义廉”,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如何改变,他们身上的基因,引领他们努力去创造更好的生活,打造更好的世界。

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遇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删除。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This platform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In case of copyright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at the first time and we will remove the related content immediately.

  • 上一篇:Religion in China
  • 下一篇:关于万圣节的故事
  •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大名: (*缺省将显示IP)
    内容: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手机端首页 | PC端

    © by Edward Web World